服务热线:4006-028-998
当前,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,由于贸易局势紧张、石油价格上涨、气候变化,增长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。
对此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副主席蔡秀菊23日在南宁呼吁,中国—东盟各国携手使用好“世界通用语言”——标准化,降低交易和合规成本,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,实现市场准入,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展。
当天,在广西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—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上,各国官员、专家通过分享各自在标准化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,达成加强合作,共创国际化标准的共识。
“正是因为有标准化,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,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更加顺畅。”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、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介绍,中国已与52个国家、地区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92份标准化合作协议,其中,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标准业务范围延伸到159个国家和地区。
在柬埔寨、老挝等东盟国家,中国推广农田、种苗和种植等标准化技术和管理,促进农作物平均产量增加了17%左右;在交通设施、工程机械、石油化工、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,中国与东盟、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,推动联合制定ISO/IEC国际标准近300项。
国际标准化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,得到东盟各国广泛认可。柬埔寨工业与手工业部国务秘书SatSamy表示,柬埔寨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》的签约国,利用有关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,制定自己的国家标准,在技术安全、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等方面获益良多。
“缅甸正在筹建国家标准机构、认证机构和计量研究院,促进产品、加工和服务部门使用更高标准。”缅甸教育部研究与创新司司长温凯莫认为,中国—东盟加强标准化合作,可将区域市场联通,推动贸易便利化。
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主席维拉基特·兰塔基特纳瓦也表示,与关税壁垒相似,东盟成员国之间关于标准和一致性的规则、规范各不相同,成为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障碍之一。对此,东盟已制定《东盟标准与一致化战略规划2016—2015》,将在更大范围内消除贸易技术壁垒,缩小发展差距。
如今,借助国际标准化合作,中国高铁动车率先走进东盟,成为“抢手货”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介绍,针对马来西亚的特殊轨距和宗教信仰,该公司与马来西亚共建“制造中心”,研制了米轨列车,并增设祈祷室等设施,备受当地人欢迎。中国中车还与泰国联合筹建铁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,让更多泰国铁路技术人员了解中国高铁技术和标准。
当天论坛还通过“中国—东盟国际标准化合作南宁倡议”,倡议称,中国—东盟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促进经济贸易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,推进标准体系兼容,加强环境保护、绿色低碳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。【文章来源于中新网】